全台首檔社交圖鑑觀察實境秀,以MBTI十六種類型人格找來16名來自各領域相對應人格的菁英玩家,進行7天的比賽,透過17個場景設計,內容包括推理遊戲、密室逃脫、劇本殺、大逃殺、主題遊戲、卡牌遊戲、最終決戰等,並結合NFT的設計,讓參賽選手聚集在Biboverse建構的元宇宙中,感受生存模式競賽。 16名玩家最終只剩6名可以參與最後決賽,每一天將藉由拿到不同字母的卡片、前往不同的Biboverse,通過比賽獲得B幣,也在這個過程中陸續進行淘汰,最終優勝者將獨得300萬NFT獎金!
《我們這一攤》由攤位「公關」王彩樺、「主廚」胡宇威、「財務總管」夏和熙組成,三人各司其職、發揮所長,一同經營著他們的攤位。他們走訪台灣知名夜市,以台灣特色夜市小吃為主題發揮創意,料理出專屬於《我們這一攤》的招牌創意小吃,甚至到了日本靜岡縣濱松市參加當地一年一度的「濱松祭」擺攤賣起改良的日式風味台灣小吃「蔥抓餅」、「地瓜球」,三人也體驗當地為新生兒祈福的巨型風箏大亂鬥活動,這也是該祭典的最大高潮之一。
台北距离香港仅约两小时航程,加上美食、玩意多,是港人「快闪」旅游热点。也许大家对台北已不陌生,但可完全见识过当地的每一面?余德丞怀着「冒险背包客」的特质,着重深入体验在地文化,不求吃最贵、住最好,只想来一场难忘贴地之旅。谭凯萤喜欢浪漫,追求既舒适又美丽的旅游经历,还要紧贴当地最新潮流事物。两位风格不一的主持,引领观众以不同玩法游台北,发掘当地不一样面貌,原来台北可以这样玩?
以女性主题为主,以姐妹为引,共同串起的勾勒出女人的关心的话题与心事,例如感情、闺蜜、成长、快乐、生活、旅行、职场、人生规划…,珍选不同音乐年代、相同情境的音乐歌曲,将不同年代的音乐歌曲做一个“串接”,回归音乐纯粹的共鸣互动。
《唱游大灣區》是一檔由年輕歌手主理的音樂節目,節目中歌手們游走大灣區3條不同路綫。以「找出共鳴」、「瞭解家鄉」、「認識灣區」爲節目三大創作元素。歌手們在游歷灣區路綫途中找尋靈感,與當地音樂人深入交流,在節目最後一期一個合適地點舉行新歌首發,總結這段灣區旅程。《唱游大灣區》希望透過歌手與作曲人的實地采風,帶領觀衆瞭解灣區各地人文特色和城市發展,代入創作者感情,感受祖國家鄉變化,引導年輕一代對國與家的認同和歸屬感。
芫荽、納豆、秋葵、西芹、薑絲…見到都唔想擺入口?聽到都聞之色變?唔止香港人唔識欣賞,有啲食物唔受歡迎嘅程度直頭衝出國際!好似皮蛋、田雞、豬紅咁,毫無懸念、輕輕鬆鬆就打入咗外國人最抗拒嘅中式食物排行榜!「公平咩?」呢咋食物憤怒地吶喊。「明明試都未試過,一啲機會都唔畀,就將我哋區分為『不受歡迎食材』!」
踏入十二月,冬至、聖誕、新年等節日陸續到臨。或許不少朋友都在為如何善用這些節慶假期而煩惱,節目由主持江美儀聯同嘉賓藝人帶路,為觀眾介紹過節期間的吃喝玩樂好去處,以吸引的遊樂攻略,鼓勵大家留港消費。每集設定不同特色主題,包括以百元為限平價掃街、不需離港亦可於一天內用味蕾環遊世界、走訪本港影視經典取景場地的打卡攻略、香港夜遊路線圖等,題材包羅萬有。大家只需參考箇中指南,就可輕鬆暢玩過節。
男女生都原來都可以去閨密遊!蘇皓兒(Chloe)及陳安立(Brian)呢對好朋友相識多年,終於有機會約埋一齊閨密遊日本。呢兩個運動健將選擇唔揸車、唔坐火車,改用兩個碌探索日本和歌山、鳥取,帶大家踩盡當地鮮為人知的單車路徑,深入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熱血地揮灑汗水踩爆日本!學女神話齋:最美的風景是用自己雙腳踩出來的!
北上熱潮持續,一眾吃貨主持彭慧中、林秀怡、梁凱晴、梁超怡、廖慧儀前往深圳與珠海,遍找港人趨之若鶩的美食好玩板塊,除了抵食推介之外,也引領大家到特色Cafe、民宿、景點盡情打卡。網絡上不乏播主唱好的人氣商品、食品,到底是「服」還是「伏」?交由主持們為大家實試。除此之外,主持們亦在香港為大家爭取着數福利,召集餐廳透過各類折扣優惠,刺激市民平日留港消費,同時吸引外地遊客,為振興本地飲食業出力!
曹永廉、萧正楠拍过无数剧集,深深感受到拍剧彻夜不眠、冇啖好食的辛苦。为照顾一众长期拍摄外景的艺员好友,他们决定拍住上去街市买餸、入厨房整番几味,以慰劳一众劳苦功高的剧组台前幕后。他们甚至远赴横店、新疆、澳门、深圳,不惧风雨及沙尘暴,送上精心设计的美食。他们还照顾到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用自家制新式料理,为众人打打气!他们不敢自称厨神,仍可分享一些下厨贴士及秘诀,让助手余思霆、胡美贻及观众「勉强」受惠。
作為ViuTV年輕藝人,P1X3L及五位《全民造星IV》出身女藝人均各自參與過不同類型節目,卻遺憾未能於現場歌舞範疇做出一次震撼人心之演出……拋低香港一切,用一星期時間,只為尋回參加造星時之表演初心! 成就一次屬於這八位年輕人的期間限定團綜 暨 終極Stage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