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传奇F1车神迈克尔·舒马赫的纪录片《舒马赫》将推出。该片已在后期制作中,据称获得了舒马赫家人的全力支持,将有此前从未曝光的视频和资料、与其家人的采访、亲近的赛车伙伴和对手的采访等。德国导演Michael Wech(《Resistance Fighters》)和Hanns-Bruno Kammertöns执导,Rocket Science公司执行制片和做国际发行,DCM做德语区发行,将在#戛纳电影节#卖片。 如今,距离舒马赫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已25年,他被认为是F1成就最卓著的车手之一,唯一一个拿到7次F1世界冠军的人,跟红色的法拉利合作让许多车迷印象深刻。2012年退役后,舒马赫在2013年滑雪受伤,脑补受到损害,一度昏迷不醒,苏醒后到如今仍在接受治疗。
意大利国家队2020欧洲杯夺冠纪录片《蓝色梦想:进军温布利》。
學運愈演愈烈之時,電影學院女學生「L」寫下一封封書信,留給因家人反對、被分隔遠方的跨種姓男友。鎮壓過後,私密的信件在凌亂的宿舍被發現。當翻讀著一句句在不安惶恐中書寫的內心話,校園內徹夜的派對和思辯、戀人離別的掛念與想像等,逐一浮現眼前⋯⋯。長夜漫漫,印度年輕一輩期待的自由明天,何時會來臨?
曾以巨作《电影史话》漫谈百年影史的马克·卡曾斯,在全球戏院受到疫情影响而冰封之际,以新作回首过往十年的动荡影像革命。抛开编年叙事,改以跳跃的自由联想,将信手拈来的影像,缝缀成灵光闪现的魔幻诗篇。于阿彼查邦的《幻梦墓园》沉睡,在卡拉克斯的《神圣车行》醒来,看见蔡明亮的VR 全景幽灵、 戈达尔的错置3D视角,再从《冷战》的冷冽黑白,倏忽坠入《蜘蛛侠:平行宇宙》的迷幻炫彩……十年彷彿一瞬,电影美好而永恒。 这不只是一部影像纪事,更是探究人类集体意识的哲思冥想,镜头同步凝视疫情下的空荡城市及戏院,在清醒与阖眼之间,带领观众叩问真实、想像未来,更从这些记忆犹新的作品,看见自己追逐大银幕的身影。不仅是前作续篇,更是写给下一轮影迷盛世的备忘录。
迪来自越南北部,一个雾气笼罩的山区。她今年12岁,是一个苗族女孩。在这个少数民族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结婚。结婚前通常会有一个饱受争议的"抢婚"风俗,即女孩在新年前夕被她未来的丈夫“抢走“,随后两家人之间再进行协商。 迪的姐姐和她们的母亲也不例外,因此在婚前准备时,妇女和女孩们大方地谈论性和婚姻生活的情景并不特殊。与此同时,迪也在上学,在学校里她接触到了全然不同的价值观,甚至迪的母亲也以她自己的方式,试图告诫她的女儿关于童婚的问题。 在这里,孩子们既受到传统文化影响,同时也与外部世界相联系,导演阎夏乐在影片里娓娓道来这里的悠久习俗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作为她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影片聚焦一位苗族少女所面临的挑战,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关于一位坚强的青少年,而不仅仅是一个受害者的动人影片。
一位美術老師回到故鄉悼念去世的祖母,除了面對模糊的家族記憶,她也意識到國族歷史的斷裂問題。一個被世界遺忘,自己也健忘的島嶼,如何在後殖民時代,用藝術行動重建認同?
It was a fateful coincidence that in 2014, just when the Allard Pierson Museum in Amsterdam was staging an exhibition of Crimean artworks, Russia annexed the region. So now the question arises of who should the artworks be returned to? To the museums in Crimea who had been so kind as to loan them out? Or to Ukraine, perhaps, the country Crimea belonged to before the annexation? What should the museum’s director Wim Hupperetz do? Veteran documentary filmmaker Oeke Hoogendijk (The New Rijksmuseum) is just the woman for the job when it comes to turning this complex issue into an exciting film, and finding the human dimension in a tangled judicial tug-of-war. Political, emotional, person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interests all jostle for position as lawyers arguing from a purely judicial perspective present their case and distressed museum directors face big gaps in their collections. While archaeologists in Crimea continue their groundbreaking historical work, it looks like their previous finds are going to be re-buried in the Netherlands—shut off from the world in a warehouse, they are perhaps the biggest losers in this conflict.
A coming of age story set in New York, Sisters on Track is about hope, belonging, and the metaphorical and literal sisterhood of young athletes Tai, Rainn, and Brooke Sheppard.
麦克斯·施密特揭示了自己如何以儿时卧室为据点,建立起一个毒品帝国。本故事是剧集《如何在网上卖迷幻药》的灵感之源。
在哪里才有家的感觉?在施塔特阿伦多夫这个有着复杂的排斥和融合外国人历史的德国城市,和蔼可亲的老师迪特·巴赫曼帮助他的学生们体会家的感觉。这些学生年龄在12到14岁之间,来自12个不同的国家,有些人还没有完全掌握德语。在退休之前,老师希望激发这些未来公民对不同工作领域、主题、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看完这部引人入胜、让人感同身受的纪录片,让人不由自主地意识到,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幸拥有这样高情感、有耐心的老师,冲突就能通过讨论得到缓解,约翰·列侬的"想象"就能成为现实。导演玛丽亚·斯佩德和摄影师Reinhold Vorschneider向人们展示了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并将其精彩地呈现在舞台上,以至于电影本身几乎具有了某种英雄气概。
在西班牙万宁霍夫—卡拉班斯谋杀案发生20年后,这部纪录片从司法、政治和社会学的角度回顾了这桩案件
该纪录片由曼努埃尔·阿尔卡拉(《博物馆》)执导,赫拉尔多·加蒂卡(《我已不在这里》《悲惨的丛林》)、因娜·帕扬(《La Jaula de Oro》)和路易斯·萨利纳斯联合制作,丹尼尔·希梅内斯·卡乔担任旁白,讲述了调查记者曼努尔·布恩迪亚的生平故事。1984 年,布恩迪亚在墨西哥城的办公室外惨遭杀害。 这部长篇纪录片拍摄于布恩迪亚去世 35 年后,汇集了来自布恩迪亚同辈人的声音,借此展示了布恩迪亚所做的工作,并且通过这些证词引出一个问题:谁杀了曼努埃尔·布恩迪亚,TA 的动机为何?
1970年末,当波兰爆发抗议时,一个危机处理小组在华沙成立。不久之后,民兵开始使用警棍。枪支开火。通过录音档案和动画,观众可以观察到各个权力机制。本片从压迫者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关于反抗的故事。
The line between justice and revenge blurs when a devastated family uses social media to track down the people who killed 24-year-old Crystal Theobald.
動物的生命本來無分價值,但待遇可不盡相同。在獸醫診所裡,生命變得有價,而衡量動物生命價值的,是人。在人的選擇裡,也在人的計算裡。《告訴世界我來過》把不同動物的命運交織着,或許動物的命運,並不是來得如此純粹與隨機,所謂的生命平等,就只體現在不間斷的心跳聲之中。 24小時經營的獸醫診所是一個窗口,凝視著動物的生、離、死、別,主人的希望與絕望,但也似乎窺看著人類的自私與無情…